家乡动态

厉害,这位家在金寨的大学校长

2025-04-13

3月16日

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

在北京举行

来自全国政产学研一线的

千余名代表及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

出席大会

安徽理工大学校党委副书记、

校长袁亮院士在会上

荣获“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

创新人物奖

——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1.png

2.png

3月16日,第十六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政产学研一线的千余名代表及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出席大会。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书面致辞,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出席大会,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丁奎岭主持。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荣获“202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人物奖——十大杰出人物”称号。

袁 亮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


袁亮(1960年6月-),出生于安徽省金寨,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校长。


3.png

袁亮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及灾害防控研究,在煤与瓦斯共采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做出了贡献。

1982年,毕业于淮南矿业学院;1996年,任淮南矿务局、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2009年,任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22年,任合肥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202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曾荣获安徽省先进生产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能源大奖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专利奖等奖项。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4.png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就读于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就读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中年经历


1982年7月至1984年1月,在淮南矿务局谢一矿采煤区、掘进区工作。

1984年1月至1993年3月,在淮南矿务局谢一矿生产技术科工作。


5.png

198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3年3月至1993年8月,担任淮南矿务局谢一矿副总工程师。

1993年8月至1995年5月,担任淮南矿务局生产处主任工程师。

1995年5月至1996年7月,担任淮南矿务局副总工程师。

1996年8月至2009年12月,担任淮南矿务局、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2002年9月至2009年12月,担任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事。

2009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月,担任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担任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教授。

2018年6月,担任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2022年7月,受聘合肥工业大学“首席科学家”。

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下面就简单地介绍一下袁亮院士在上述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6.png

袁亮院士防治煤矿瓦斯爆炸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袁亮院士率领研究团队开创性提出卸压开采抽采瓦斯、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原理。

这一理论改变了传统对瓦斯的“堵”“排”思路,通过松动煤体、解除应力增加煤层透气性,提前抽出瓦斯,从根源上减少瓦斯积聚和爆炸风险。

袁亮院士团队还提出“高位环形裂隙体”等理论,为瓦斯抽采钻孔布置等提供理论依据。

在技术与装备研发方面,袁亮院士团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治煤矿瓦斯爆炸成套技术与装备。

该技术装备涵盖了瓦斯抽采、监测监控、通风管理等多个环节,实现瓦斯精准抽采和实时监测。

如首采煤层顶板抽采富集区瓦斯技术、大间距上部煤层抽采被卸压煤层解吸瓦斯技术等,有效提高瓦斯治理效率和安全性。

在工程实践与推广方面,袁亮院士团队成功解决淮南矿区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安全开采技术难题,使该矿区从瓦斯事故“重灾区”变为瓦斯治理先进单位,连续22年避免瓦斯爆炸事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袁亮院士率领研究团队将创新成果,在全国14个产煤省(区)的200余家重点煤矿推广应用,提升了全国煤矿瓦斯防治水平。


7.png

袁亮院士在煤矿和瓦斯利用示范工程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瓦斯利用技术突破方面,袁亮院士率领研究团队研发成功“煤矿低浓度瓦斯安全稳定燃烧技术”,解决3%-9%低浓度瓦斯安全点燃、稳定燃烧难题,使得甲烷转化率达99%以上,热效率达90%以上。

同时,他们还实现了10%以上高浓度瓦斯有效利用,如用于发电、供热等,提高瓦斯资源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示范工程建设方面,袁亮院士主持建成了顾桥等6对现代化国家级示范矿井以及国际一流的瓦斯利用工程。

这些示范工程展示了先进的煤矿建设和瓦斯治理、利用理念,为其他煤矿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8.png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技术成果经推广应用后,整个淮南矿区煤炭产量大幅提升,综采工作面单产等指标创复杂地质条件下世界一流水平。

最后,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2005年,袁亮院士率领团队创建成功我国第一个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心聚焦我国产煤大省,成立11个科研、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服务,推广“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安全培训、技术研发与推广基地。










返回列表

注册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安置一区2号楼305室/237321

北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甲88号鹏润家园豪苑A座102室/100071

电子邮箱:1296438707@qq.com 联系电话:010-63429708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28115号 技术支持:富源科技

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协会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查看

协会百度百科

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协会小程序

打开抖音搜索页扫一扫

关注协会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