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水旧迹狮子口
作者 丁显孔 安徽省金寨县人 现居北京
史河古称“决水”,但古籍中多称为“決水”。虽然“決”“决”两个字只差一点,意思一样,但是“決水”是“决水”的原本名称。东汉学者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清朝的《康熙字典》均收录有“決”字,《康熙字典》说:“決,古穴切,音‘玦’(jué),水名。”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使用切韵记一个字的读音,“古穴切”就是取“古”这个字的声母(g)和“穴”这个字的韵母(ue),用现代汉语拼音拼成“gue”,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读音,所以《康熙字典》又说“音‘玦’”,可见在东汉时期称“决水”为“決水”,《读史方舆纪要》就说史河本名決水。后世传抄过程中都写成了“决水”,少了一个点。从这里也可以知道史河又被称为“决水”是因为“史”和“决”字形相近形成的传抄错误,而史河真正的名称叫“決水”。
清朝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五十一年(1786)谢聘、洪亮吉纂修的《重修固始县志》记载:“金家寨在县南二百二十里,其南为狮子口,決水至此始通舟筏,山多柴木,县人取资焉”。狮子口是在槐树湾乡槐树湾村马寨和河对岸的桃岭乡青岗坪两山峡谷之间形成的河谷,相传古代是黄花天子王城的北门关隘。梅山水库蓄水以前,狮子口两侧山势险峻、群峰矗立,宛若一只狮子张开大嘴,异常险峻。狮子口旧址现已被梅山水库淹没,只有关山半岛的狮虎二岛尚在梅山水库之中。
关山半岛狮虎岛 丁显孔 摄
梅山水库蓄水以前,狮虎二岛都是高山,史河穿山而下,整日从三河尖往金家寨往返穿梭的竹簰彻夜不息。竹簰从金家寨出发,沿河两岸居民放簰顺流而下,途经裂石店、杨家滩、开顺街、叶家集,两三天到三河尖,山里的竹木丝茶和茯苓、铁砂从三河尖进入淮河运往远方。回程的时候,又将山里所缺的食盐和生活用品运往沿河两岸。梅山水库蓄水以后,水位升高,狮虎二岛仅能露出高出水位的部分,春夏两季水涨,虎岛仅最高处露出水面,远看就像是一个圆圆的馅饼;秋冬二季水位降低,狮虎二岛四周的巨石浮出水面,才得以窥见二岛全貌。每到初春,史河两岸花团锦簇;每到深秋,狮虎二岛万木争荣。在岛下轻舟荡桨,令人赏心悦目。